第111章 第 111 章(1 / 2)

谢渺就此在清心庵住下。

谢氏嘱托过慧觉师太, 称侄女心血来潮,想试试带发修行,希望她暗里多加关照, 但也不能关照过头, 需让她吃些苦头, 好叫她早日回心转意。

慧觉师太懂。

清心庵作为百年庵堂,名声在外, 香火旺盛, 每年前来礼佛小住的女眷不在少数。

小住的多, 喊着要出家的自然也有,但她们都是娇生惯养的贵女, 离了丫鬟伺候便事事不能自理,又何况是按出家人的清规,严守戒律,返璞归真?

但这位谢小姐的情况有些不同。

自去年起, 谢小姐便常到庵里小住, 跟着其他弟子修课茹素,态度之虔诚, 令人着实刮目相看。

慧觉师太看得出,谢小姐有慧根和毅力, 假以时日定能四大皆空。只可惜红尘牵绊,谢小姐愿意割舍,旁人却苦苦强求。

且不提崔二夫人,只说那定远侯家的三公子与崔家二公子。

前些时候,周三公子便往全京的庵堂递话, 称不许应承谢姓女子出家, 但这几日他又改了口, 让她们想尽办法,打消谢小姐出家的念头。至于崔二公子,要求便更简单:谢小姐带发修行可以,剃度出家万万不行。

再观谢小姐本人,满怀虔诚地住进来,穿袍戴帽,坐禅诵经,凡事亲力亲为。当真是心无杂念,修佛乐在其中。

……唉!

慧觉师太身为出家人,本不该打诳语,然而在谢小姐私下询问,能否落发为尼,拜她为师时,慧觉师太编了借口推脱。

“庵堂每三月由庵主亲自替新尼主持落发,谢小姐来得不巧,上回剃度仪式刚过,你需要耐心再等等。”

谢渺没多想,一年时间她都等了,再等上三月又何妨?

自打说服谢氏,成功住进清心庵后,谢渺便如释重负。与她而言,前尘过往都已消散,余下只有顺应本心的佛前生活。

——能在姑母发现前顺利剃度便更好了。

相比之下,拂绿与揽霞则有些不适应。她们是小姐的贴身丫鬟,干得就是照顾小姐的活,但小姐如今躬体力行,样样都不用她们插手……

两人似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。

谢渺便趁机让她们下山去巡视纸坊。在她的设想中,两个小丫头跟来庵堂是过渡,她得慢慢扭转二人想法,最终让她们放开心怀,下山开始全新生活。

拂绿和揽霞奉命下山,去纸坊见过方芝若与巧姑,随后四人一同回到清心庵。

谢渺静修完毕,回到素心院时,见到的便是以下的画面:方芝若、巧姑、拂绿、揽霞,四人依次站在院中,后两位解释:“小姐,巧姑和方小姐听说你在清心庵,非要来看看你……”

一看便看出了问题。

谢渺容颜俏丽依旧,却不施粉黛,头戴尼帽,身穿灰袍,活脱脱出家人的模样。

巧姑和方芝若都看得一呆,久久说不出话。

谢渺很快回过神,“你们来了?”

巧姑被她的声音惊醒,哽咽地问:“渺、渺姐姐,你好端端的怎么出家了?”

谢渺朝她们走近,极为寻常地道:“因我心有佛祖啊。”

说话时,她眉眼带笑,神态从容,背后是夕阳西落,她陷在柔和而铺天盖地的暮色中,整个人,整个人……

超脱世俗。

“阿渺。”

方芝若突然开了口:“你这样很好。”

巧姑闻言,难以置信地望着她,“方姐姐,你在说什么?”

村里的老人都开玩笑,只有嫁不出去的老姑娘,才会选择去庵里当尼姑。而渺姐姐这么年轻漂亮,心地善良,还是崔府的表亲……对,还有个嘱托她做柿饼,在刑部当官的表哥呢!她为什么会想不开,跑来庵里当尼姑?

方芝若拍拍她的头,“巧姑,你还小,不懂。”

——岂止巧姑不懂,揽霞和拂绿也一头雾水呢。

方芝若想了想,道:“世人追逐万千,功名利禄,温饭美衣,珠宝香宅……每个人心中所想不同,追逐亦形形色色。譬如我,我想振兴纸坊,完成父亲遗愿。譬如你,想学门手艺,今后有一技之长,又譬如阿渺,她一心向佛,既能得安宁,又何错有之?”

巧姑不明所以,看看方芝若,又看看谢渺。

谢渺笑道:“意思就是,各有各地活法,旁人看法并不重要,只要你渺姐姐我开心就成。”

巧姑懵懂地点头,她觉得,她似乎理解了一点点。

*

谢渺留了方芝若与巧姑用晚膳,饭后,她与方芝若进书房说话。

方芝若从进院开始就没停止过打量,从院子到饭菜,从书房到桌椅……

“阿渺。”她问:“你住着还习惯吗?”

谢渺替她倒了杯茶,道:“这是清心庵特意为崔府女眷留的院子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不瞒你说,整个清心庵,没有比我再舒服的姑子了。”

方芝若稍稍安心,又听她道:“不过呢,等我正式落了发,便将院子还回去,与其他弟子们住一起。”

落发?

方芝若失言片刻,“从去年起,你便有出家的打算,是吗?”

谢渺坦荡地承认,“对。”

方芝若莫名有些怅然,即便她觉得阿渺豁达的样子很好,也并不妨碍她此刻的低落。同是年纪相仿的少女,她们一个被悔婚,继承父亲的纸坊。一个看破红尘,打算绞了头发当姑子……

谢渺揶揄:“怎么,方大掌柜嫌弃我是个姑子?”

方芝若无奈,“你是纸坊的二掌柜,我哪里敢嫌弃你?”

说到纸坊……

谢渺道:“你安心,我姑母答应我,会继续往纸坊投银子。”

方芝若心情复杂,道:“阿渺,你与你姑母都是好人,但我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