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番外一(1 / 2)

我在六零开闲渔 柚苏 2707 字 2022-03-08

这个时候的高考还是先填志愿再考试的。

在报考之前, 姜晓菱和张美芳经过慎重考虑,第一志愿都报考了本省的院校。

姜晓菱报了省师范,美芳报了省医学院。

美芳是因为谢强要去省工学院上学, 两个学校相距不远, 夫妻俩互相有个照顾。

而姜晓菱的原因只有一个, 那就是离家近。

她原本就不是那种有什么特别大志向的人。像丈夫般直接就考虑京大,这是姜晓菱连想都不曾想过的。

她就是想读读大学, 感受一下大学的氛围。

一来圆了曾经的梦想,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一点,见识更增多一点。

再来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要用这个方式来改变自己的事业线,为自己谋求一个喜欢的工作。

她可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在废品站工作一辈子。

既然只是这么最平凡的想法, 姜晓菱觉得没有必要跑太远。读师范, 还是在家门口更好, 这样将来分配的单位肯定也是就近分配。

即便如邵彦成那种志向远大的,都没有想过要跑到大城市去发展,说来说去什么时候都是一句:还是要回厂子。

那姜晓菱肯定也希望就留在家门口上班,能和丈夫一起为长辈养老,看着弟妹, 儿女长大。

可徐海成和他们的想法并不一样。

他想去远处看看。

徐海成从自己开始学画画的那一天起, 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走遍祖国大好河山,画遍祖国草草木木。

活了快三十年, 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。现在终于有了一个重新选择未来的机会,他当然想走的远一点,多看看,多走走。

所以,他六个志愿全部报考的都是京市, 海市,这些大城市的学校。

徐海成对待考试的结果很是坦然,在考之前还和表妹说过自己的想法。

他觉得自己虽然以前底子不错,可毕竟和表妹还有美芳他们比起来,准备的还是晚了点儿。

更何况即使是准备,他的重点更多也是用在了画画上。

徐海成是准备将这次的考试当做一次练手,考上当然是皆大欢喜,考不上就明年再战。

他也觉得国家既然已经恢复了高考,那么艺术院校招生还不是迟早的事儿?

如果考不上,那就继续准备,到时候踏踏实实的准备参加艺术院校的考试。

说起来这几年徐海成的日子过得也不错。

夫妻两个感情很好,岳丈一家子对他也高看一眼。

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,王晓燕还给他们家添了一个大胖儿子。

这一切都让徐海成那颗曾经总是处在焦惶中,一直难以安定的心彻底踏实了下来。

他甚至觉得,即便真的考不上,他们一家三口就这么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也不错,挺好的。

可谁知道,越是这种没有什么大追求的人,却偏偏考出了一个超出所有人意料的好分数。

这年的高考分数是500分,考够200分基本就能上本科了,徐海成一下子考了460分!

当然,这其中有30分是英语的加分。

那时候英语不是必考科目,可徐海成报的学校里有外语专业,他就也将英语试卷给做了。

谁能想,就这么一做,愣是让他考出了宁林市的最高分。

比第二名高了十分还不止。

比他那准备了好久的表妹,还有总工程师家的姑娘美芳考的分数都要高。

看到这个分数,别说徐海成了,全家人都傻了眼。

“哥,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英文?你上学的时候不也是学的俄语吗?我怎么不记得你会这个?!”

姜晓菱看着那分数条,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
虽然她这次考试的分数也不错,也考了400多分。别说省师范了,全国的师范恨不得都能随便挑。

可刚看到分数时的沾沾自喜,在看到表哥的分数条后,瞬间就被灭了。

她英语卷子连看都没看,表哥居然还考了几十分出来?!

徐海成这会儿也有点懵。

听到表妹问话,他还一脸的不可思议。

“我哪儿学过啊?我就是帮圆圆画图画书的时候,看着有意思就自己查了查。有时候也找强子哥,还有彦成问问单词。谁知道考试还考这些啊!”

一句话说地姜晓菱彻底傻了眼。

原来,随着孩子们的年龄一点点增长,蔓蔓对于圆圆的教育抓得更紧了。

用她的话说就是: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,再穷不能穷教育。”

这些年她陆陆续续寄过来好些学习资料。从最早的识字卡片早已经过度到了故事书,还有一些简单的习题集。

那种最早杨铭做的,让姜晓菱甚感惊讶的连线图,在蔓蔓这儿根本不算什么。

除了连线,她还弄了什么填色,拼图……

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很多英语启蒙的教材。

她找到的教材大半是没有办法在黑匣子里通过的,没办法蔓蔓只能自己整理一些英文的单词啊,小故事啊,还有一些英文小游戏之类的,打印好寄过来。

然后邵彦成就会抽空把它们翻译好,重新抄一份让姜晓菱拿给徐海成按照翻译给画点插图。

其实说白了,这压根就是姜晓菱厚着脸皮给自家孩子谋福利的事儿。

没想到最后居然因此成就了徐海成。

最后徐海成选择去了海市大学。

同时因为那稀里糊涂考出来的三十分,让他对英语忽然产生了兴趣,最后居然还选择了外语系。

时间飞逝,转眼间三年过去了。

此时已经到了八零年,也到了姜晓菱毕业的时候。

他们这一届的考生是最特殊的。

因为正赶上国家百废待兴,需要大量的人才,所以不分大专还是本科,这一届学生的学制全是三年。

姜晓菱如她所愿的分回了宁林,成为了宁林高中的一名语文老师。

而她家的宁宁和美美,此时正在这所学校上学。

与他们同一个学校的还有杨家的小儿子阿五豆,不过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叫他的大名儿杨健。

至于小河,他还是和上辈子一样选择了当兵,和他一起入伍的还有王瑾家的小团。

如今他们两个在邵彦成的运作下,都去了云省,在他老战友所在的部队当兵。

邵彦成在妻子毕业前一年的时候,如愿考上了京市大学。与他同时考上的,还有杨工家的小女儿杨铭。

小姑娘考上的时候才仅仅十七岁。

整个宁林市考上京市大学的就只有他们两个,还全是同一个家属院的。这件事在宁林曾经被传为美谈。

再加上这几年,机械厂家属院真是没少出大学生,恨不得宁林每年的大学生这个家属院里的人得占了一半儿。

于是大家都纷纷传说这里风水好,出人才。

以至于这几年,院里的大姑娘,小伙子全都变得极为抢手。

外界的人都对这个院子充满了好奇。

宁林高中现在师资力量非常紧缺。

姜晓菱虽然还是一名新人,可这才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儿,就被校长叫去谈话,非要给她加加担子,让她担起班主任的工作。

和校长谈完出来天都快黑了,姜晓菱又累又饿,结果还没有刚进家门就听见妈

妈在厨房里在和奶奶说话。

她将外套脱下来挂在了墙上,然后走过去捏了一块饼子,一边啃一边好奇的问道:“我表嫂去海市了,带着田田一起?”

“是啊,海城这一去就是三年,中间就回来了一趟。田田都要不认识爸爸了。”

姜晓菱想了想,还是说道:“妈,要不,你给我哥写封信,给他寄一百块钱过去吧?

我嫂子带着孩子去一趟不容易,别让他扣扣索索的不舍得花钱。

好歹也带着老婆孩子在海市转转。

你不知道,我上次给他寄,他又给我退回来了!不是我说,我海成哥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,跟我也这么较真儿,压根就把咱们当外人!”

姜晓菱越说越生气,说到最后,语气里忍不住带出点愤愤的。

徐寒梅说起侄子的这一点,也是头疼不已。

“哎,他们两口子都这样,你又不是不知道?

你寄钱他不收,我寄他就收了?